父母去世后,如果他们生前订立了合法有效的遗嘱或者遗赠扶养协议,那么遗产归谁就要按照遗嘱或者遗赠扶养协议办理;如果他们生前没有订立有效遗嘱或者遗赠扶养协议,那么遗产将按照法定继承。

  父母去世后,法定继承开始,由第一顺位的继承人继承 ,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。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的,则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。

  这里的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、父母、子女。第二顺序继承人是祖父母、外祖父母、兄弟姐妹。

 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,一般应当均等。继承人协商同意的,也可以不均等。

  对于房产的继承分割一般可以归一人所有,得房者向其他继承人支付货币补偿。都不想要房子的,可以出售房产分售房款。在继承人对房屋继承有争议的情况下,需要到法院起诉要求法院解决房屋继承问题。

  法定继承的原则是什么?

 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,一般应当均等。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,分配遗产时,应当予以照顾。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抚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,分配遗产时,可以多分。有抚养能力和有抚养条件的继承人,不尽抚养义务的,分配遗产时,应当不分或者少分。

  继承人协商同意的,也可以不均等。父母包括被继承人的生父母、养父母和形成扶养关系的继父母。继父母继承了继子女遗产的,不影响其继承生子女的遗产。

  北京诵盈律师事务所专注遗产继承领域十余年,如需了解更多继承相关法律问题,请联系诵盈律所,获取更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方案。